舰长:263米
标准排水量:6.5万吨
满载排水量:7.3万吨
各类火炮150门
主炮口径460毫米,射程42千米,三座三联装共九门
这是二战时期日本海军战列舰“大和”号的基本数据,在战列舰的历史上这些都是之最,几乎相同时期的德国“俾斯麦”和“威尔士亲王号”跟它相比也只是小巫见大巫。按说,有着如此巨大威力的战舰应该有了赫赫战功才对,但实际上“大和”号,在战果上实在乏善可陈。比如在中途岛海战中一炮未发,在莱特湾海战中在即将突入莱特湾之时选择了放弃到了嘴边的肥肉。这主要是因为,日本把“大和”号当成了国家象征,舍不得出手。
这种情况到了1945年发生了改变。4月,冲绳战役开始,除了陆地上惨烈的战斗,日军还发动了以自杀飞机为主的“菊水一号”作战。既然飞机可以自杀式进攻,那军舰为什么不能呢?
一支由“大和”号战列舰、“矢矧”号巡洋舰为主的特攻舰队在濑户内海的组成了。所谓“特攻”就是自杀式进攻,舰队也只找到了到达冲绳的单程油料。特攻命令也很简单:到达冲绳海域,对美国滩头阵地进行炮轰,弹药耗完之后上岸,参与陆上抵抗。4月6日,舰队借助夜色掩护悄然使出濑户内海。
此时的日本早已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,为了避开美国主力舰队和避免被美军飞机发现,特攻舰队兜了一个大圈子,从中国东海迂回前往冲绳。但“大和”号是在威力太大了,为了保障登陆部队的安全,美军一直对“大和”号密切侦查,潜艇、飞机都发现了它。而且特攻舰队正好冲到了美军58特混航母编队的怀中。
11时30分,250架舰载机组成了第一波攻击编队遮天蔽日直扑“大和”!得到情报的特攻舰队迅速作出反应,所有人员就位,甲板上下一片忙碌,大小口径的高射炮抬头就绪,就连460毫米的主炮也装上特制炮弹,向机群开出了第一炮,巨大的弹丸划出弧形弹道,在机群中爆炸,但影响甚微。
最先发动攻击的是鱼雷机,他们在舰队侧翼海面投下鱼雷,然后拉起,宛若蜻蜓点水。俯冲轰炸机则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,冒着密集的炮火冲向敌舰,投出重磅炸弹。护航飞机的机枪不断扫射,炮手们纷纷中弹,甲板上血水横流。装甲厚度达到一米的雷达室被炸弹直接命中,操纵手直接被炸成碎片。
到了下午2点,“大和”号已经中了12枚鱼雷,大小炸弹无数,军舰完全失去动力,倾斜度不断增加,沉没只是时间问题。半个小时后,军舰完全横倒在海面上,开始急速下沉,海面上形成了一个巨大漩涡。由于弹药舱内的炮弹发生了碰撞,弹药发生巨大爆炸,溅起的水柱直冲云霄。整个军舰也被炸为两段,至今仍在鹿儿岛以西160千米的海底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