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宗所谓的无念,是一个念头也没有吗?

禅宗所谓的无念,是一个念头也没有吗?

禅宗所谓的无念,是一个念头也没有吗?

在《六祖坛经》中,惠能大师将禅宗修行归纳为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”三大要领。其中无念为宗,有的人以为是一个念头也没有,压念不起,实际上不是那样的,一起来听听大德们怎么说吧。 “所谓无念,是说觉悟本体不以念头的方式出现,其作用为遍知。这也是佛陀十大名号之一,即了知一切,映现一切。但这个无念的体和念头又是不相妨碍的。在修行之初,固然要平息念头。一旦体认无念之体后,不妨起心动念。此时,就可以念而无念,可以分别一切而无所执著,所谓“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”(济群法师) “至于做无念功夫,切不可压念不起,而须念起不随不攀缘,不住境相。人非木石,何能无念!成佛乃是大机大用,活泼玲珑的觉者,更何能不起心念!故《圆觉经》教导我们:“居一切时,不起妄念,于诸妄心亦不息灭。”《金刚经》则云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!”六祖大师救卧轮灭心偈亦云:“惠能没伎俩,不断百思想。对境心数起,菩提作么长!”故我人但时时心空,于一切事物无取无舍,不动情想,尽管应缘接物,不见有心起应,事完之后,更渺无用心痕迹。所以终日动而未尝动,镇日起念而一念未起。懒融禅师无心颂云:“恰恰用心时,恰恰无心用;无心恰恰用,常用恰恰无。”诚乃最好之无心写照也。 复次,做无念功夫,也不是把前念断、后念未起的真空无念时间逐渐延长为进步,譬如今日无念只一分钟,慢慢延长为五分钟、十分钟,乃至一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为成功。须知无念是活泼泼的,不是呆板如木石一块。僧问赵州:如何是无念?州云:急水上打球子!后人下语云:念念不停留!所谓无念不是一念不生为无念,而是随起随息,无丝毫住相痕迹。”(元音老人) 在六祖这个诗偈中,大师说对境心数起,说明念头还是有的,只不过念念不停留,而不是像卧轮禅师那样对境心不起。有句话叫“莫道无心便是道 ,无心犹隔一重山”。诸佛菩萨为了度众生,也会动念头,但他们的念头是妙用,不像凡夫的念头是妄想。 “我们对于一切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的境界,都要受而不着,用而无住!接而不染,过而不留! 所以我常常讲,我们凡夫跟圣人、跟佛菩萨的差别就在这里,佛菩萨遇到一切境界都能够用而无着,起妙用而不执着啊!“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!”而我们凡夫呢,就是处处挂碍,处处妄想,处处烦恼。心中总是有一个东西,把你缚住,使你牵挂,这就是我们最大痛苦、吃亏的地方。因此,我们经过磨练,能够在各种境界上不粘着,就能事事自在,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。”(徐恒志老居士) “《金刚经》云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!”这个“应无所住”的“应”字,往往被人误解作“应当”、“应该”的“应”字。其实不然,这个“应”字是“应缘接物”的“应”,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付一切事件,接应所有人物,都要心无所住,荡然无染。而不是只告诉我们在理地上应该或应当无所住着的。我们倘能应缘而无所住,则恒沙妙用的灵活真心自然无所遮蔽地时时现前了。 所以无念是活的,是应缘而无所住染;不是压念不起,死在那里不动。我们只要念起无住,不攀缘,不停留,随用随息,即是无念。僧问赵州:“如何是无念?”州云:“急水上打球子!”赵州后更反问投子:“急水上打球子,意旨如何?”投子云:“念念不停留!”可见念起无住即无念,而不是一念不生方为无念也。又懒融禅师《无心颂》云:“恰恰用心时,恰恰无心用;无心恰恰用,常用恰恰无!”即正在用心时,亦不见有心起用,道尽无心的意旨和妙用矣。”(元音老人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孤岛惊魂系列下载
beat365亚洲体育官网

孤岛惊魂系列下载

08-07 🌱 1685
瑞士赛程时间表
365体育网址备用

瑞士赛程时间表

10-03 🌱 9532
华为手机怎么切换语言 华为手机切换语言设置教程